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最后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环节,是前面各个教学环节的深化与升华,是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检验。做好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对全面提高我院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工作,提高学院整体教学水平,保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使此项工作顺利进行,结合我院特点,从组织领导、过程管理、最终考评等方面,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圆满地完成了毕业论文工作。现将毕业论文工作进行总结,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更好地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一、基本情况
我院2015届毕业生共涵盖21个专业、3696人,共有214名指导教师参与了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从指导教师的职称结构来看,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有91人,占总人数的42.5%;中级职称的有82人,占总数的38.3%;初级职称有6人,占总数的2.8%;无职称的有35人,占总数的16.4%。较之去年指导教师的总数有增加,高级职称的人数也有增加,低职称、无职称的人数在减少,可见本年度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配置较之去年更趋于合理化,保证了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顺利完成。从各职称教师数所占比率来看,指导教师的职称结构符合正态分布,人数和中高职称数能够满足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要求,但初级职称、无职称的老师仍有41位,指导教师素质还有待提高。各专业学生数和指导教师情况见表1。
表1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5届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统计表
系别 专业 学生人数 指导教师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助教 无职称 合计
研究生 本科
工程系 测绘 65 0 0 3 0 2 0 5
机制 214 7 4 3 0 0 0 14
土木 549 5 6 14 0 5 0 30
小计 828 12 10 20 0 7 0 49
地科系 宝石 136 0 1 0 1 5 1 8
土管 270 5 3 3 0 3 0 14
地质、资勘 449 5 0 2 0 11 0 18
小计 858 10 4 5 1 19 1 40
经济系 会计 643 7 8 11 1 0 0 27
国贸 92 1 1 4 0 0 0 6
经济学 62 0 0 5 0 0 0 5
财管 158 1 3 3 0 2 0 9
小计 955 9 12 23 1 2 0 47
管理系 工商 165 0 5 5 0 0 0 10
市场 36 0 1 2 0 0 0 3
工程 430 4 9 6 3 0 0 22
行政 28 0 2 1 0 1 0 4
信管 40 1 1 2 0 0 0 4
小计 699 5 18 16 3 1 0 43
信工系 电气 174 0 4 4 1 1 1 11
电子 36 0 3 4 0 2 0 9
计算机 19 0 2 1 0 0 0 3
小计 229 0 9 9 1 3 1 23
外语系 英语 97 1 0 8 0 0 0 9
日语 30 0 1 1 0 1 0 3
小计 127 1 1 9 0 1 0 12
总计 3696 37 54 82 6 33 2 214
对于论文成绩的认定各系按照学院要求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认定:指导教师给出的成绩、评阅教师给出的成绩、毕业论文答辩小组给出的成绩。以便全方面考察学生的论文写作的水平、知识掌握的程度和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的表现等情况,对学生毕业论文成绩进行合理的评价,避免了毕业论文成绩评定中的失误,使学生对自己的成绩评定过程有充分的了解,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同时也使各专业毕业论文成绩的评定工作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其中,成绩优秀人数101,占总数的2.9%;良好人数1089,占总数的30%;中等人数1920,占总数的52.9%;及格人数558,占总数的15.4%;不及格人数12,占总数的0.3%,可见毕业论文成绩成正态分布。论文成绩统计见表2。
表2:2015届本科毕业论文成绩统计表
系别 专业 学生
人数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地科系 宝石 135 7 5.2 69 51.1 53 39.3 6 4.4 0 0
土管 270 23 8.5 139 51.5 98 36.3 10 3.7 0 0
地质 264 25 9.5 178 67.4 56 21.2 5 1.9 0 0
资勘 183 17 9.3 129 70.5 34 18.6 3 1.6 0 0
工程系 测绘 65 0 0 10 15.4 39 60 16 24.6 0 0
机制 214 2 0.9 69 32.2 108 50.5 34 15.9 1 0.5
土木 499 0 0 50 9.1 256 46.6 238 43.4 5 0.9
信工系 电气 171 0 0 54 31.5 92 53.9 24 14.0 1 0.6
电子 36 1 2.8 8 22.2 19 52.8 8 22.2 0 0
计算机 19 1 5.3 7 36.8 8 42.1 3 15.8 0 0
管理系 工商 163 0 0 21 12.9 119 73.0 23 14.1 0 0
市场 36 0 0 6 16.7 21 58.3 8 22.2 1 2.8
工程 429 7 1.6 70 16.3 245 57.1 106 24.7 1 0.2
行政 28 0 0 13 46.4 15 53.6 0 0 0 0
信管 40 2 5.0 33 82.5 4 10.0 0 0 1 2.5
外语
系 英语 97 1 1.0 31 32.0 50 51.5 15 15.5 0 0
日语 30 5 16.7 24 80.0 1 3.3 0 0 0 0
经济系 会计 642 1 0.1 92 14.3 518 86.7 31 4.9 0 0
国贸 90 6 6.7 68 75.6 12 13.3 2 2.2 2 2.2
经济学 61 3 4.9 11 18.1 41 67.2 6 9.8 0 0
财管 158 0 0 7 4.4 131 82.9 20 12.7 0 0
汇总 3630 101 2.9 1089 30 1920 52.9 558 15.4 12 0.3
备注:答辩成绩评定分为五个等级:1.优秀:100-90分,2.良好:89-80分,3.中等:79-70分,4.及格:69-60分,5.不及格:59-0分。
二、毕业论文工作亮点
(一)组织严密,加强管理和监督
有计划、有组织地管理是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前提。为此,学院针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做出了详细具体地安排,在往届工作的经验基础上,本届毕业生论文(设计)工作更加严密,主要包括:动员、部署、开题、中期检查、查重、评阅、答辩、评定成绩、评优、总结等工作的程序和实施时间安排。其中查重、评优均是今年第一次开展。
在毕业生论文(设计)工作中,学院对于整个过程,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进行了全程监控、检查、督促,对毕业生论文(设计)工作做到整体把控。具体来看,分别于2014年9月份审核各系上报指导教师选聘资格,2014年10-12月份检查各系选题开题任务书下达情况,2015年3月下发《2015届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通知》并深入各系调研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情况,2015年4月下发《关于开展2015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查重工作的通知》,4月份在各系查重的基础于5月上旬对2015届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抽查查重,并将学院检查情况及时反馈到系内,2015年5月中旬-5月底分系分专业参加各系开展的答辩工作,听取答辩过程。2015年6月下发《关于开展2015届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及优秀指导教师评选工作的通知》,7月下发《关于2015届优秀毕业论文复评工作通知》,最终评选出18篇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汇编成册。
各系根据学院有关精神和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规定和部署,专门成立了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及日程安排,按照日程表各系有序开展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二)细化过程管理,体现各系的特色
在整个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各系都抓好关键环节,细化管理,体现出各系自己的特色。
外语系各教研室组织学生以报告形式进行开题,学生向导师汇报定题后的准备情况,提交论文提纲、开题报告。
管理系要求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必须相关,毕业论文撰写内容须符合所在的实习单位,不得凭空撰写虚构企业的论文内容;毕业论文撰写在学院要求的撰写规范的前提下提出更细化的内容,对于答辩前不符合系里要求的一律不得进行答辩。
工程系严格开题环节,不参加开题者毕业论文(设计)不予通过;严格中期检查环节,聘请专家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评审;严格答辩环节,采取导师回避制,进行分组答辩,指导教师评审、专家评审和一次答辩不通过者,必须参加二辩,二辩不合格者毕业论文(设计)不予通过。
信工系于中期检查中重点检查每位同学的毕业设计的硬件设计及软件功能的实现情况和开发进度,对工作量合理程度及时调整,及时完善和丰富软件功能。
经济系注重指导、评阅、答辩等基本环节的工作质量。在指导环节上要求专业教师针对学生的选题进行个性化的认真指导,包括下达任务书、指导开题、讨论修改论文提纲、讨论修改论文初稿及修改稿、定稿、指导教师评语与评分等。
地科系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相互结合。指导教师结合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确定实习任务,再结合学生毕业实习具体情况,确定论文(设计)题目。
三、毕业论文工作存在问题
从总体上看,毕业论文整体工作组织有序,顺利开展,但仍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管理方面。学院缺少专门的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对各系各个环节的监控虽有文件上的要求,但缺少针对性的、具体化的检查和指导;各系虽然有各个环节的严格时间点,在加强过程管理中有各系特色的地方,但仍存在部分环节没有严格到位,只一味上交材料的情况。
第二,选题方面。存在选题盲目;大而空,难以把握;角度不够新颖独到,研究价值和意义不大;实践性不突出等问题。题目选定后,部分学生不断进行修改,且最终选题不符合毕业设计的要求,难度小,不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内容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相差较远。
第三,学生方面。一是对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纪律比较涣散,对自己要求过低,论文(设计)需指导老师催促多次才能提交,提交论文格式不规范,对指导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不重视甚至不理睬;二是学生理论知识储备不足,许多学生基础性知识匮乏,不清楚参考文献意义,更不知如何引用参考文献,不了解如何撰写论文,收集、整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欠缺。
第四,指导教师方面。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和工作态度存在差别。个别教师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对跨方向的论文的指导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论文内容中并不是自己研究方向的问题,指导不到位;部分指导教师没有完全对学生尽责,不积极指导,学生多次联系也不及时反馈论文修改信息;也有指导教师对学生要求不严,对于不服从管理的学生任其放任自流。
第五,论文进度方面。存在“前松后紧”现象,每届毕业生在做毕业论文(设计)时都不同程度的受就业、考研等因素干扰,部分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时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相对不足。在论文的前期工作虽然着手较早,但最后撰写工作花费时间短,且提交初稿时间较晚,导致最后阶段的论文指导工作较为紧张。
第六,论文质量方面。表现为单纯叙述多,对选题的静态解释和再次印证做的过多。创新和理论深度稍显不足,论文行文中过渡不自然,常常是依靠小标题进行衔接,具体举例时,分析不深入,显得“例多而不精”,有拼凑的明显痕迹。
第七,论文查重方面。今年是学院首次对毕业论文(设计)在答辩前进行查重工作,根据各系查重反馈,由于各专业学科性质不同,最终定稿时间有所区别,各专业统一查重时间存在机械性。
第八,学院资料库方面。论文写作所必须的电子数据库和论文参考资料不完备,有些专业资料匮乏,有些专业资料没有更新,导致学生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无法搜集到国内外的理论和应用的研究前沿,使得学生的眼界较窄。论文质量难以达到较高的水准,这一问题在论文的文献综述中尤为突出。
第九,毕业论文录入系统方面。系统较死板,程序复杂重复,加大毕业论文录入信息工作量,且不能很好的体现答辩分组和答辩流程。
四、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对今后的毕业论文工作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第一,进一步健全毕业论文领导机构。往届毕业论文工作主要由各系负责,各系主任、副主任和各教研室主任领导,为使以后的毕业论文工作真正落实到位,我院应建立相应的院级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学院应由院长担任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为副组长、各专业带头人为组员。学院领导小组与各专业领导小组相互配合,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进一步推动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严格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审核力度。各教研室审核指导教师提交的论文选题,各系要组织专家对各教研室审核通过的题目再次审核。学生题目选定后允许在一个规定的期间内变更和更换论文题目,给选题存在问题的学生更改的机会,在此期间过后,不得再行改动,以保证毕业论文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第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就业为突破口,使他们合理认识到就业与学习的关系,探讨多种模式的毕业设计形式(例如一年的生产实习),从而让他们在实习工作中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严格对学生的考查力度,防止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过程中抱无所谓态度;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组织有科研实力和经验的教师在学生中开展学习论文规范、如何撰写科研论文的教学活动,积极孕育良好的学术氛围,为毕业论文打好基础。
第四,加强指导教师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要求指导教师多总结、多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指导水平,对于指导能力有待提高的老师,各系可通过老教师协助方式,提高指导水平;明确对指导老师的要求,并定期严格检查。针对指导情况、论文质量、学生答辩情况、答辩通过率、各分数段比例,各系要在遵循学院文件的要求下适当调整指导教师带毕业论文学生的数量。对于不服从管理的教师予以批评,对于严重违反毕业设计(论文)纪律的老师,取消其指导资格。
第五,加强毕业论文关键节点的检查,开题、中期检查均要求学生提交书面报告,并对前期的论文(设计)进展进行汇报,各系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审核好开题提纲、中期检查报告、论文进度表,并指出论文(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对于问题多的论文(设计),系内要通报指导教师和学生,并要求限期整改。
第六,加大各系之间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开展情况的经验交流。各系在毕业论文(设计)组织工作中,均有好的地方,系与系之间要加强交流,相互学习,相互观摩,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提高。
第七,利用好现有数据库资料,加大论文数据库建设。对于现有数据库资料,指导学生如何有效使用资料;在资料方面给予更多的方便,如增加图书馆图书数量,提高数据库的利用率等。
教务处
2015年7月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