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保定理工学院 >> 经济学院 >> 学院新闻 >> 浏览文章

学院新闻

学校简介

小心有“诈”!——防诈骗安全知识宣传

在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网络诈骗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大安全隐患。许多不法分子利用人们的好奇心、虚荣心、同情心等心理,设计出各种巧妙的骗局,让人防不胜防。为了更好的保护我院学子的财产安全,以下是一些关于反诈骗知识。

小心有“诈”!——防诈骗安全知识宣传

常见的诈骗手段

1.网络刷单诈骗:凡是打着“网络兼职”旗号,以返佣金为诱饵,要求你以刷单形式做任务的。

2.网络贷款诈骗:凡是打着“零门槛”“无抵押”“当天放款”等旗号,以预付手续费、预交保证金、增加银行流水记录等为由,要求先行转账汇款或者索要银行卡密码、手机验证码的。

3.冒充公检法诈骗:凡是自称是检法机关或通管局、医保局,以涉嫌严重违法犯罪并需要保密等为由,索要银行卡信息及密码、验证码进行“资金清算”或者让你直接把钱打到所谓的“安全账户”的。

 4.冒充老师向家长索要“培训费”诈骗:凡是自称老师通过QQ或微信以培训、名额竞争为名让家长转账缴费的。

 5.冒充领导要求下属向其汇款诈骗:凡是自称是某某领导并以工作

为由,要求你以支付宝、微信、银行卡等方式向其汇款的。

 6.红包返利诈骗:打着“高额现金红包”“限时抽奖红包”等旗号,吸引我们点击。但当您点击链接后,页面可能会跳转到一个看似正规的红包领取界面,要求您输入个人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甚至是短信验证码等。一旦您输入这些信息,您的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就会面临巨大威胁。骗子会利用这些信息,盗刷您的银行卡,或者进行其他违法犯罪活动。

小心有“诈”!——防诈骗安全知识宣传

防诈骗措施

1.提高警惕 :时刻保持警惕,避免轻信陌生人的话或行为,特别是涉及到财务、个人信息等方面的事情,要多加留意。

2.保护个人信息 :不要轻易将个人信息泄露给陌生人或不可信的网站,如银行卡号、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3.谨慎处理电话、短信、邮件等 :不要随意接听陌生人的电话,尤其是涉及到银行、保险、彩票等方面的,以免被骗取财物。同时,不要轻易点击陌生人发送的链接或附件,以免下载病毒或被骗取个人信息。

4.加强网络安全 :在使用电脑、手机等设备时,要加强网络安全,如设置强密码、安装杀毒软件、不随意连接公共无线网络等,以防止被黑客攻击或病毒感染。

5.提高风险意识 :要时刻提高风险意识,认真了解各种诈骗手段和防范措施,如假冒客服、虚假投资、网络诈骗等,以便及时发现和避免。

6.及时报警 :如果发现自己被骗或接到可疑电话、短信等,应及时报警,向公安机关寻求帮助,以便及时追回被骗财物或防止更多人受骗。

“预防胜于治疗,防骗先于被骗。”学习反诈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希望我院学子共同筑起反诈防线,保护自己的财产和安全,共同营造一个和平稳定的校园环境。

编辑人:马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