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我校积极动员全校学生参与大学生“返家乡”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他们积极服务家乡发展,在实践中成长成才。活动开展以来,我院学生踊跃报名,纷纷投身到各个实践岗位上。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参与政务实习、志愿服务、调研考察等工作,在实践中发光发热,收获满满。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来听听他们在实践岗位上的所感所悟,感受他们的青春风采与责任担当 。
平凡工作中的责任与使命
回到家乡重庆北碚的这个夏天,我以“税务青清特使” 的身份走进北碚区税务局,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返家乡社会实践。这段在办税服务大厅的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 “优化执法服务,办好惠民实事” 不仅是一句标语,更是无数税务人用行动践行的承诺。
初到大厅时,看着电子屏上滚动的办税流程和柜台上整齐的资料,我既紧张又期待。我们的工作看似平凡却包罗万象:从为个体户讲解生产经营所得申报的细节,到指导小规模纳税人完成增值税申报;从协助自然人代开数电发票,到手把手教群众使用自主办税终端。每一项任务都考验着耐心与细致,也让我逐渐明白,税务工作连接着国家政策与群众生活,容不得半点马虎。记得有位头发花白的爷爷来***,面对电脑屏幕时手足无措。“小伙子,我这眼睛花,字也认不全,你能帮帮我不?” 他略带局促的询问让我心头一暖。我搬来椅子让他坐下,轻声问清开票信息,逐字逐句帮他录入系统。打印发票时,他执意要给我递烟,被我婉拒后又反复念叨 “现在的娃娃真好,税务局的服务比亲人还贴心”。那一刻,我突然懂了 “税务天使” 这个称呼的分量 —— 它无关头衔,只关乎能否用真心换真心,用温暖消解群众的焦虑。
在沟通中践行惠民原则
大厅里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有个体户带着账本咨询申报细节,我们蹲在柜台前一条条帮他核对数据;有年轻人着急赶时间,我们快速指引他使用手机 APP 完成自主办税;还有外地来的创业者不熟悉流程,我们画好流程图让他一目了然。面对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群众,我们渐渐摸索出沟通的诀窍:对中年人多讲政策依据,让他们明明白白办税;对老年人放慢语速、放大字体,让他们安安心心办事。当看到大家学会网上办税后露出 “原来这么简单” 的笑容,当收到 “以后不用跑冤枉路了” 的感谢,我真切感受到这份工作的价值。
“优化执法服务,办好惠民实事” 的原则,渗透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我们不仅是政策的执行者,更是服务的传递者。通过手把手教学,让更多人学会网上办税,既节省了他们的时间,也减轻了大厅的压力,这正是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的生动实践。有位阿姨学会用手机缴税后特意发来短信:“小杨,今天在家就把税交了,比以前排队快多了,谢谢你啊!” 简单的话语,却让我体会到服务他人的幸福感。
实践经历带来的初心与成长
这段实践让我对家乡有了新的认识。原来在熟悉的街道背后,有这样一群人在默默保障着城市的运转;原来 “为国聚财,为民收税” 的使命,就藏在每一次耐心的解答、每一次细致的辅导里。作为北碚人,能以 “青清特使” 的身份为家乡做点实事,用专业知识服务父老乡亲,这份成就感无可替代。
如今回望这段经历,办税大厅的叫号声、键盘的敲击声、群众的感谢声依然清晰。它让我明白,青春的意义不仅在于书本上的知识,更在于把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能力。未来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记得这个夏天在北碚税务大厅收获的温暖与成长,带着这份 “惠民实事” 的初心,继续在人生路上书写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