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保定理工学院 >> 党建工作 >> 党建研究 >> 浏览文章 |
关于印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0年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关于印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0年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党建研究】 加入时间:2007年08月29日 信息来源:不详 作者:admin 访问量: |
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0年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经第三届教职工大会第十一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并经校党委全委会批准,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年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历史机遇和严峻挑战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和人才结构的要求发生重大变化。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对高等教育事业提出更高要求。 为了适应形势、抓住机遇、明确目标、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增强各项工作的前瞻性、科学性和目的性,加快我校建设和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努力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方针 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各项工作,以发展为主题,优化结构,深化改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依法治校,以德育人,努力建设一个充满生机活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需求的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实力雄厚的高水平全国重点大学。 二、学校定位 以地质、资源、环境和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为主,理、工、文、管、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大学。 三、办学思路 坚持“特色加精品”办学理念,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教学与科研并举。实行“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办学”,培养“品德优良、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紧紧围绕“大地学”,优化学科结构,扩大地学优势,构建较完善的地球系统科学学科体系,大力发展地学延伸类学科,积极培育有特色的非地学学科,全面提高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水平,不断增强解决国民经济建设重大问题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四、主要目标和发展战略 继续保持和扩大地学优势,依托地学及地学延伸领域优势学科,加强有特色的非地学学科建设,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国内外具较强竞争力、贡献力和影响力的高水平多科性重点大学。地学类大部分学科及地学延伸类部分学科达到国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成为国内地学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解决国民经济建设重大问题的重要基地。非地学学科形成特色,扩大影响,部分学科进入国内先进行列。 实现上述目标,学校将实施三大战略。 大力推进学科立校战略,全面提高学校的学科水平与实力。整合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以国民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为导向,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培育适应时代需要的交叉学科;以优势学科为龙头,构建较完善的地球系统科学学科体系,不断提高其他学科的学术水平。 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全面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用超常规办法培养、引进和使用具有潜力的优秀中青年教师,着力建设优秀创新学术团队,构建多学科交叉的科技平台,为人才成长创造有利环境,使年轻学者脱颖而出。 大力推进特色兴校战略,全面落实“特色加精品”办学理念。继承发扬办学特色和办学传统,促进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声誉。 五、主要任务和指标体系 1、办学规模、结构与质量 校本部学生总数控制在15000人以内,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保持1︰2左右,优势学科在校生比例达2︰3~1︰1。本科专业控制在40个左右,硕士学位授权点80个以上,博士学位授权点35个以上(不含一级学科下自审点),博士后流动站5个,在站博士后80人,留学生300人。 校本部教职工总数控制在1800名左右。教师1200人左右,其中80%具博士学位、20%具硕士学位,70%具出国留学、合作科研或国际学术交流经历,主要从事教学与科研的教师比为8︰2。管理、教学辅助及其他人员600人左右,管理人员中70%具研究生学位。 按照“品德优良、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完整的教育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地学教育国内领先,地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考研录取率居全国高校前列。 2、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 本着突出特色、扩大优势、塑造精品、协调发展的原则,集中优势重点突破。按照地球系统科学要求,瞄准国际地球科学前沿,保持并积极扩大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等传统学科的优势,按需增设新的地学学科专业。地学延伸类学科进一步扩大影响,形成优势,在国内相同领域占有重要地位。非地学学科紧密结合学校特色和优势学科,明确定位,凝练方向,形成特色,打造优势,在国内相同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在巩固现有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的基础上,将有限人力、物力、财力向优势学科倾斜,有计划、有目标地加快学科发展。力争多数地学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其中地质理科5个,地质工科及其他学科3个以上;一批学科成为省部级重点学科。新建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成国家地学研究中心。提高科研实验室管理水平,在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等方面与国际接轨。以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为平台,鼓励学科交叉,组建5~8个能解决重大复杂科技问题的学术团队。 主动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按照学校定位和办学理念,明确专业设置和布局、专业建设目标和方向。依托国家地质学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校资源勘查工程工科教学基地、工商管理文科教学基地,深化教学改革,建成新的国家人才培养基地。调整优化地学传统专业、地学延伸专业和非地学专业的结构比例,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适应发展、富有活力的学科专业体系。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办学特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新办专业建设,密切与优势专业的关系,形成特色,提高社会地位和竞争能力。加强专业建设质量的监控与评估,提高专业整体办学水平。地学类及部分地学延伸相关专业达到或接近国际同类专业先进水平,非地学专业部分进入国内先进行列并打造3个品牌专业。每个专业建成2个以上相对固定的教学实践基地。 3、科技创新与国际交流 鼓励科技创新,以科学研究促进教学工作。主动承担国家地质与矿产资源、首都经济建设及其相关领域重大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任务,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人类发展重大问题上有所作为。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经费平均每年增幅不低于10%,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项目及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能力不断增强,国家级科技和教育成果获奖有新的突破,专著教材出版数量和质量全面提高,学术论文水平全面提升,成为地学新理论、新技术的产出地。在注重基础研究的同时,积极实施校企联合,加速技术开发、成果转让及科技产业化进程,提高科技开发实力。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国外著名大学和学术机构合作承担的科学研究项目数量增加、级别提高。每年举办2~4次国际学术会议,聘请20~40名外籍教师来校任教,邀请100名国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访问、合作研究,积极选派青年教师和管理人员出国留学、访问、合作研究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一步扩大留学生规模,提高留学生培养层次。 4、队伍建设 建设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职工队伍。建立一支治学严谨、教学科研水平高、满足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师队伍;建立一支政策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具科学思维和熟悉高等教育规律、甘于奉献的管理队伍;建立一支思想好、业务精、能力强、爱岗敬业的教学辅助队伍;建立一支服务意识强、善经营、能开拓的后勤保障和开发经营队伍。坚定不移地把思想道德、工作业绩和合作精神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指标,加大学术带头人和学术团队的培养力度,努力造就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院士和优秀创新团队。 5、管理制度 树立现代教育管理理念,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实现管理现代化、科学化、信息化,全面提高管理效率。实行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监督、依法办学的管理体制,建立科学、民主、高效的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基层的办学积极性,构建激励和竞争的平台。 6、办学条件 通过校外办学、校企联合等方式挖掘办学潜力,优化办学结构,在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同时,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完成校本部已规划的基建工程,美化校园环境,大力改善师生学习生活及工作条件。深化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建立运作高效、服务优良的后勤服务体系。办学经费稳步增长,教职工及离退休人员待遇居教育部在京高校中上等水平。 7、校园文化 弘扬“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倡导“艰苦奋斗、严格谦逊、团结活泼、求实进取”的校风、“勤奋、诚信、求实、创新”的学风和“为人师表、从严执教、教学相长、崇尚真理”的教风。以人为本,以育人为中心,德育为先,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注重学生健康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六、主要措施 (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优化学科结构 1、加强学科整体规划,优化学科结构。深入研究国内外学科改革特点及发展趋势,找准切入点,构建主动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体系。按照“联合、交叉、前沿、急需”的原则,确定主攻领域和重点发展方向。鼓励强强联合、地学与非地学联合、基础与应用结合、多学科交叉渗透,在巩固现有优势特色学科基础上,积极寻求新的生长点,逐步形成新的优势和特色。根据学科发展要求,加大投入力度,整合各类资源,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 2、加强特色学科建设,保持和扩大地学学科优势。紧跟国际地学发展前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强化地学学科整体优势和带头作用,力求基础理论有新突破,为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地质、资源、环境、灾害等重大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为相关学科发展提供学术支持。 3、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加强地学延伸工科类专业建设。按照“突出重点、强化基础、发展应用、兼顾一般、加强综合”的原则,重点建设具有重大发展前景的领域和方向。明确新建学科的发展方向、创新主题和建设目标,立足“上水平、出成果、创特色”,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在科学研究、人才引进、学科带头人选拔培养、实验室建设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使之形成特色和优势,成为传统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柱和我校主干学科。 4、依托地学优势学科,加强特色非地学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地学开展学科建设,形成明显特色,扩大学科影响,部分学科达到国内先进,部分专业成为品牌。 5、加强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特别是新上学位点建设,提高办学水平,拓展覆盖面,形成特色鲜明、质量较高的覆盖理、工、文、经、管、法等学科门类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学位授权体系。加强博士后流动站建设,扩大博士后规模。 (二)以人事制度改革为中心,全面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1、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完善人员定编和聘任办法,根据“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用人制度,推进教师聘任制和全员聘用合同制。科学设置各级各类岗位,落实基本教育规模编制,根据需要合理确定教学、科研、管理和教辅等各类人员比例。研究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流动规律,转变用人观念,推行专兼职结合、流动与固定结合,积极利用学校的优势,吸引人才为我所用。完善研究生助研、助教、助管制度,鼓励离退休人员发挥余热。增强办学活力,提高用人效益,实行岗位职责管理。 2、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健全以岗定薪、以绩定奖、按劳分配、优绩优酬的分配制度,真正做到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的激励竞争机制。 3、进行管理模式改革。按照理顺关系、转变职能、按需设岗、精干高效的要求,推进校部机关改革,使管理重心适度下移。明确校、院(系)的管理职能,制定各级工作目标责任制,将部分管理权适当下放,激发和增强院(系)的管理活力。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加强学术团队建设,努力构筑高水平人才基地。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加快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培养步伐。实行严格定编定岗及灵活的专兼职聘任制度,优化职称结构。建立人才流动机制,严格离退休制度,优化年龄结构。继续实行青年教师岗前培训,通过在职培训、国内外进修访问,优化知识结构。引进市场化用人制度,优化教师资源配置。适时调整教师编制和人事分配政策,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的环境。组建专业教学研究集体,提高研究生导师队伍素质。 5、推进民主建设进程。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校务公开等制度,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设立教授委员会,推进教授治学进程。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及时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引导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学校重大事务的决策。 6、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推进教职工住房制度改革和医疗制度改革。 7、认真贯彻执行中央有关财经政策,多渠道筹集资金,科学理财,强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财经监督与审计,保障资金使用安全。 (三)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目标,努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加强教育理论和教育规律研究。关注国内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强化教育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意识,加强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学规律的研究。及时总结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为指导,制定教学规划,修订教学计划。 2、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研究,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加大对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指导和支持力度,丰富第二课堂,强化科研训练。 3、加强基础课教学。通过加大投入,在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不断提高基础课教学和研究水平,筑牢传统学科和各应用学科发展的坚实基础。 4、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结合“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要求,按照加强基础、突出重点、分类建设的原则制定实验室建设规划,构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保障体系。结合学科发展需要,认真做好研究型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加大教学实验室建设投入,在数量、仪器设备和开放程度等方面充分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加强秦皇岛、周口店等固定教学实践基地建设。 5、加强教学管理。构建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完善学分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导师制和学位连读制,办好地质理科基地班,加强工科、文科基地建设。建立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制定符合个性的学习计划。 6、加快教育技术手段和方式方法的现代化建设进程,注重新型教学软件的开发应用,完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具有特色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库,为师生员工和社会成员创造数字化学习环境。 7、加强招生就业工作。统筹规划、统一领导招生就业工作,根据生源和毕业生就业形势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招生、就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加大宣传力度,扩大信息来源,争取与一批重点中学建立比较稳定的生源渠道、与一批用人单位建立相对固定的毕业生就业关系,保持较好生源质量和较高毕业生就业率。 8、大力开展群众体育运动,增强教职员工身体素质,提高体育竞技水平。争取有2个运动项目在国内居领先地位,1个运动项目在亚洲乃至世界有一定影响。 (四)以科学研究为先导,努力提高学术水平和竞争能力 1、大力加强科技发展规划。明确科研工作思路,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完善科技奖励办法,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激发教师的创造热情。加强院(系)科技工作的目标责任考核,制定实施重大项目预研究基金和国家重大、重点项目匹配基金计划,促进科研与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科技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培育精干的专职科研队伍,整合全校学科优势,争取在国土资源勘察评价、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开发、资源经济与管理、西部开发等方面获得更多影响大、效益高的科研项目与成果,全面提高竞争能力。 2、基础地学继续围绕地球演化和生命起源、全球变化、大陆动力学、地球深部结构及物质组成、大规模成矿和油气聚集、新能源、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前沿课题开展研究。组织申请国家攻关项目、“863”项目、“97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土资源大调查等重点基础研究项目。支持数、理、化等基础学科的教师开展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平。 3、应用基础学科与技术学科紧密围绕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组织力量攻关,主动参与国家、行业和地方重大项目决策咨询服务和建设施工,为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服务。支持院(系)和部门拓宽社会服务面、增强服务国民经济建设能力。 4、积极开展非地学学科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凝练办学思路,明确学科方向,落实科研规划。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引进一批层次较高、影响较大的学术带头人。加强研究力量,有计划地资助非地学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5、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按照“研发中心—孵化器—高科技企业”的思路创建科技创新体制。组织技术成果参与中关村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基金,建立专利技术、成果转让及转化奖励制度,激励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促进校企联合,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成校办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推进技术含量高、有发展前途的产品市场化。 (五)努力完善继续教育体系 1、解放思想,拓展思路,利用无形资源和社会声誉,吸纳社会资源,采取合作、联合、共建等办法,面向市场探索办学模式,拓宽办学渠道,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 2、根据市场需求,办好独立学院,适度发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资格、专业技能培训、岗位培训等非学历教育,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继续教育体系。 (六)大力加强基本建设和改善校园环境 1、加强校园基本建设规划,调动师生员工参与校园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多方式多渠道改善办学条件,绿化、美化校园及周边环境,建立良好校园秩序,逐步解决涉及校园建设和管理的历史遗留问题。 2、充分发挥校报、广播台、电视台、校园网、宣传栏等舆论阵地的作用,新建一批文化设施和体育设施,为营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提供硬件保证。 (七)积极扩大对外交流和宣传 1、把握机遇,不断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领域和范围,各院(系)均要与国外知名大学建立稳定的合作办学或合作科研关系。 2、加强与国际学术组织机构的联系,参与重大国际学术活动,主持召开有影响的大型国际学术会议,邀请更多的国际著名专家来校任教或合作研究。在“留俄联培班”基础上扩大与莫斯科大学的联合办学,大力加强与美国、加拿大等国知名大学的已有合作。引进外教讲授专业课,地质理科基地班实现双语教学。 3、根据学科建设需要,通过国家留学基金项目、“2ll工程”建设项目等多种途径,选派更多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优秀教职工到国外著名大学、科研机构或学术组织学习、进修和任职。加强与国外留学人员的联系和沟通,鼓励他们采取多种方式服务学校建设。完善留学归国人员来校工作政策,建立留学来校工作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在科研条件、科研项目、科研经费、招收研究生、出国等方面提供便利,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 4、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提升留学生培养层次。积极与国外大学或学术机构共同开办出国留学人员预备班和外国来华人员汉语培训班及多种形式的专业技能培训班,多方吸引各种类型和层次的留学生来校学习。条件成熟时成立国际学院,专门负责对外办学。加强留学生教师队伍建设,完善相应服务设施,改善外籍专家、教师和留学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5、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积极开展以各种媒介为载体的对外宣传活动,通过报道先进人物事迹和教学科研成果宣传我校办学成就和办学实力,通过展示校园环境和校风校纪等宣传我校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加强校园网建设,推进“数字地大”工程。 (八)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1、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抓好各级领导班子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制定和落实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切实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理论水平、决策水平、决策效率以及驾驭全局的能力。坚持“党要管党”和“党管人才”的原则,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继续按照干部“四化”和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精干高效的要求,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坚持把具有不同管理才能、专业知识、工作经历和领导风格的干部有机结合起来,组成优势互补、密切合作、团结共事的领导集体。制定管理队伍建设规划,鼓励管理人员在职进修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学历层次。加强后备干部包括妇女干部和非党员干部队伍的建设,注重考察培养和教育,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能担重任的后备干部队伍。 2、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完善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政治和组织保证。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做好新党员的发展工作,特别注意在青年教师、女教师、科技骨干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加大预备党员的教育力度。在职教职工中党员比例达50%,本科生中党员比例达10%,研究生中党员比例达35%。根据新形势新要求,提升工会工作、共青团工作和统战工作的水平。 3、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职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适应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创新工作制度和工作方式,营造活泼健康、积极向上的氛围。把握教职工思想脉搏,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切实解决教职工实际困难,解惑释疑,团结鼓劲。以爱国、爱校为核心,丰富思想政治工作内涵,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确保学校稳定和发展。完善运行机制,健全规章制度,加大对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形成切合实际、具有特色、积极向上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4、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和机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政策课等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强化社会实践、校园文化、课外科技、素质拓展、心理辅导和网络宣传的育人功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加强共青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以及联系广大青年的桥梁作用。推进学生会组织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加强毕业就业教育,鼓励毕业生面向西部、服务基层、艰苦创业。优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工作程序及保障机制,按照“高进、严管、优出”原则,提升学生工作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 |